·生活提醒

警惕!莱芜侦破系列诈骗老年人和残疾人案!

2017-10-14 08:48:25
设置

 

骗子有术但有限,骗子尽头是牢房。7月18日,莱芜市公安局张家洼分局办案民警远赴陕西将自称是新农合陈科长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男,汉族,40岁)抓获归案,成功破获发生在莱城区、经济开发区、雪野旅游区等地的以办理养老保险、残疾人补助为由诈骗老年人、残疾人的系列案件,涉案价值100余万元。

天上掉下个“陈科长”:承诺帮忙办保险

家住城区的中年妇女吕某某在莱芜一家商场摆了一个副食品摊点,专门出售熟食、矿泉水,生意红火,收入也不错。2014年夏天,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到她摊上要了1瓶矿泉水,说送孩子上学,从家里走得急没带钱,能否先赊他。吕某某看此人打扮言语斯文,不像是占小便宜的那种人,便赊给了他。第二天送孩子时,他就把钱给了吕某某。从那以后,这名男子便经常到吕某某的摊位处看老年人打牌、下棋。

这一来二往,吕某某和该男子熟悉了。吕某某问他姓啥?他说姓陈。后来,他和其他人也混熟了。

吕某某见他年纪轻轻也不上班,成天除了接孩子就是看打牌的感到很奇怪就问:“你在哪里上班?怎么每天都有空在这里玩?”

“我在新农合上班,干了十几年的副科长,单位上才去了个新来的大学生,领导提她当了科长,自己心里不舒服,所以不愿意去单位上班,每天只去报个到,反正工资照发,也有人送礼!”

吕某某听了也没在意,陈某则一如继往地接送小孩到吕某某的摊子上去玩并经常从吕某某那里给儿子买东吃。时间一长,在吕某某夫妇的脑子里留下了好印象:陈科长人实在,是个好人。

据吕某某回忆,2015年9月,她在摊子旁边隐隐约约听到陈科长与别人说办保险的事儿,便问陈某:“是什么保险?”陈某说是养老保险,是贫困户的那种,属内部名额,不对外办。吕某某想,上次市里办养老保险,因大姐手里没钱没买,成了大姐心中的一大遗憾。如果找一下这个陈科长给大姐买上养老保险,不仅使大姐晚年的生活有了保障,也了却了大姐的一桩心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吕某某就把给大姐办养老保险的事和“陈科长”说了,陈某说得给上面打个电话问问,接着他掏出手机去一边打。一会儿打完电话对吕某某说上面答应了,可以办,得3万元钱。吕某某把信息告诉了大姐,大姐很高兴,很快凑齐3万元并交给了陈科长,陈某承诺很快就给办出来。

事后,陈某又问吕某某还有谁没办保险的,他可帮忙办。于是,吕某某便联系了她的兄弟姐妹及亲戚共6人分别拿钱给了陈某,陈某答应很快就会办出来。过了不久,陈某对吕某某说:有一个残疾保险,每人交4万,每月可拿2000元,名额只有3个。虽说一下子交4万块钱,但不到2年就回来了,一再动员吕某某和丈夫一块办,并再找一个人。吕某某本来不想办,但陈某说他已把她和丈夫的名字报上去了,吕某某拿了8万,并动员妹妹拿了4万,一块交给了“陈科长”。

时间一天天过去,可陈某所办人员无一能办成的,人们催他,他就说上面查得紧,让沉住气等着。在往后的日子里,陈某还以请领导为名,让找他办事的每人又给了他4300元钱,可谁也没见到退休证、拿上退休金。起初,人们给他打电话还打得通,可后来他的手机关机,一个大活人竞像水蒸气蒸发了一样,从此不见了踪影。吕某某等人方知上当受骗,但为时已晚。

利剑出鞘显神威:警方异地擒嫌犯

骗子有术但有限。2016年11月28日,一市民到梁坡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及亲戚共10人,被一名叫陈某的男子以办理养老保险的名义骗去50余万元。

案情重大,危害严重,事关民生,立即引起了市公安局张家洼分局党委的高度重视。“这类民生案件是新形势下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形式,直接牵涉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虽然诈骗手段不高明,但给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大的。作为公安机关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一件大事,集中警力、集中时间,全力攻坚,尽快破获案件,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局长王英杰要求道。

分局组织成立专案组,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郇正云、梁坡派出所所长李晓飞马上分别抽调精兵强将参加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破案工作。办案民警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工作得知,自2015年9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通过到学校接送孩子的空档时间,与在学校附近的一便民市场的经营业主苏某某、吕某某、王某某等人熟悉,吹嘘自己在莱芜新农合上班,且有同学是市政府领导,能够通过内部关系办理养老保险、残疾人补助,且费用远低于正规渠道,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后骗取现金100余万元。在获取充分证据后,专案组遂开展抓捕工作,但犯罪嫌疑人陈某早于2016年7月份就离开莱芜,下落不明,原有通讯方式也已停用,虽经多方查控但未能侦知嫌疑人藏匿处。专案组民警利用多种手段研判分析,并在市局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终于查明犯罪嫌疑人陈某藏匿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7月11日,分局专案组赶赴陕西省宝鸡市,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经多方查控历时8天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于7月19日押解回莱芜。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对诈骗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为还债想出歪招:瞄上养老保险

据犯罪嫌疑人陈某讲,他高中毕业后曾当过3年兵,复员后在本市几家企业干过,后一直无正式工作,先后打过零工、干过装卸、送过蔬菜。2015年年初,他想做点小生意,因无本钱,便向别人借了15万元的高利贷。由于未能如期还上借款,利息越滚越高,他难以承受,无力偿还。而债主天天上门逼债,怎么办?借款问题成了他的一大心病。从此,他吃不香、睡不好,天天像蛇缠身一样难受,非常难熬。

光阴如流,他度日如年,转眼到了当年的八、九月份,此时的陈某,满脑瓜子里就是一个问题,抓紧弄些钱把借款还上。当时,市里正大规模地办理养老保险,他头脑一热,好了,机会终于来了!他把弄钱的目标瞄准在养老保险上,决定以为人办理养老金的名义骗取现金。“在干这事之前,我也明白骗钱是犯法的。但想想自已的高额欠债和利滚利的利息,就不寒而栗。最后决定铤而走险,豁出去干一把!于是,我就趁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机会,认识了几位在商场上做买卖的生意人,很快混熟。后编瞎话说自己在新农合上班当副科长,能办理养老保险,取得了她们的信任。随后,各个击破,引她们上当受骗,先后有多人拿钱找我办理养老保险,很快骗取了大量现金。我拿出70万元还了借款!本想还再弄些钱,没想到被你们识破抓住了!”陈某向办案民警供述说。

据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郇正云介绍,由于陈某所骗人员大都是亲戚连亲戚,有些是年纪大的老农民,有的是残疾人,多数生活在山区,家庭生活和经济条件特别差。而他(她)们办理养老保险的钱大多是从亲戚朋友家借来的。本想通过买养老保险改善一下生活,让晚年生活也有个保障,可没想到到头来弄了个雪上加霜,退休金没拿上不说,相反还欠了一屁股的债,真的是让陈某坑苦了!

最后他提醒广大市民,凡事要多动动脑筋,瞪大眼晴,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