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提醒

莱芜市秋季感冒患儿增多 医生建议适度增添衣物

2017-10-17 16:54:27
设置

近日,我市最低气温只有9℃,气温骤降,极易引发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近日,记者在莱芜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看到,前来就诊的患儿排起长队。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儿童都是感冒发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这天一冷,孩子就受不了了,昨天晚上就开始发烧,折腾了一夜,嗓子都哭哑了。”李慧带着2岁的宝宝在医院就诊,孩子头上贴着退热贴,小脸红红的,无精打采地趴在妈妈怀里。“近日气温骤降,年龄较小的宝宝抵抗力差,很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注意保暖,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儿科门诊孙大夫告诉记者,气温骤降,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冻着了,早早地就给孩子穿上保暖内衣、厚外套,而孩子活泼好动,衣服穿得厚,跑一会儿就出汗,冷风一吹或者孩子自己脱掉外套受凉,很容易引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建议家长们适度为孩子增添衣物,原则上和大人穿的一样多或者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

1、春捂秋冻不适合小儿 添衣要循序渐进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不少父母一到天气刚开始变得有些凉意时,就担心孩子冻着了,于是早早地就开始把孩子从头到脚都包得严严实实的,殊不知,这样反而容易让孩子生病。

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婴幼儿虽然没有成人那么耐寒,但是他们也是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身体也在随时产生热量,如果一下子就穿太多衣服的话,孩子稍微动一动就容易出汗,而外面的天气又比较凉爽时,就很容易受风邪侵袭而患上感冒,甚至发生肺炎等疾病。

专家建议,天气刚转凉的时候,不要立即给宝宝添置过厚的衣服,要循序渐进,逐步添加,早晚温度比较低时可以适当多加一件薄薄的外套,使其逐步适应外界天气的变化,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2、秋冬季小儿穿衣要注意 “四暖一凉”最合适

 

专家建议广大家长,在秋冬季给宝宝穿衣要做到“四暖一凉”,这样有助于预防风寒湿邪入侵宝宝体内,能够有效隔阻感冒菌。

“四暖”

手暖:摸一摸宝宝的小手心,看看是否温暖,如果是温暖而无汗,即为穿衣适宜;

背暖:即宝宝的背部温暖却没有汗液冒出,如果背部出汗多,则很容易导致风寒湿等病邪入侵而生病;

肚暖:即保护好宝宝的脾胃,幼儿常因脾胃不足而容易在冷空气的直接刺激下损伤脾胃功能,影响宝宝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在睡觉时,要给宝宝的小肚子盖上一层被子;

足暖:常言道“寒从脚起”,脚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是感受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而且脚与上呼吸道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腿脚一着凉,就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疾患,但有很多家长在冬天时,都会给孩子穿多点衣服,却唯独忽略了孩子两只小脚的保暖,因此,天气变冷后家长要给宝宝穿上柔软温暖的袜子,入睡时也要给他们的小脚丫盖好被子,不要露在外面。

“一凉”

头凉:冬天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包裹得只露出一个憋得红红的小脸蛋,其实这也是不太适宜的,人体的散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头部散发出来的,如果头被捂得严严实实了,反而不利于散热,尤其是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更是不能把头捂得严严实实,冬天比较冷时,可以给宝宝戴上一顶帽子。

3、饮食均衡注意“平补” 户外适当活动

 

秋季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孩子的食欲也开始慢慢变得旺盛起来,因此秋季是调节小儿营养的关键时期,但也应注意饮食的均衡性,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而且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以燥为主气,燥易伤津,更易伤肺,故秋季人们更易鼻干、唇干、皮肤干、便秘等及患上风热感冒、咽炎、气管炎等疾病,因此秋季保健应以养肺为主。

专家举例说,饮食上应注意多吃滋阴养肺润燥的食物,如芝麻、雪梨、蜂蜜、银耳、苹果、香蕉、葡萄、柠檬、山楂、萝卜、藕、豆制品等,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防止燥邪伤害人体的阴液。同时,秋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不像夏季那么快,因而在保证合理饮食的情况下一般也不需要服用什么补药,即使身体虚弱需要进补,也最好是以“平补”为主,过多地服用大补特补的药物或营养品,反而会使得小儿产生腻胃而造成食欲不振和大便稀溏。另外,饮食上也应注意卫生,秋季容易出现胃肠道问题,生食蔬菜水果时,应注意清洗干净,以免染上胃肠道疾病,一旦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秋天天气比较干燥时,应注意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运动的时候应注意避免太过于剧烈,以免因大汗淋漓而耗津伤液,到了冬天时,天气虽然比较寒冷,但也不能老是窝在家里面,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到外面活动下,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呼吸系统与新陈代谢功能,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小儿耐寒抗寒的能力。在室内时,也不能总是关紧门窗,房间内要保持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