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遍中国

夜宿皇城脚下的书店?水畔杂志馆?胡同的新玩法都在这儿!

2017-12-26 09:54:50
设置

每到年末,都是大家做总结和回顾的一年。咱们的“胡同系列”当然也不例外,在2017年的尾巴上,为大家奉上一份胡同年末特辑,这次,我们不暴走某一条胡同,而是来唠叨唠叨最近胡同里发生的有趣事儿,看看胡同还有哪些新玩法。 文/图王大冬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

夜宿皇城脚下的星空书店

Page One

位于前门西河沿街的北京坊,今年开始发力,不仅有很棒的影城、咖啡馆、餐厅、正在筹备中的MUJI HOTEL,还有京城高颜值书店——Page One。这家书店不仅保持着一贯选书的高品位,还是一家24小时营业是书店哦。

在Page One看书,抬头就能看到正阳门和箭楼,景色无敌。夜晚时分,当正阳门亮起灯光时,窗外的风景更是让人惊艳。

Page One

这不,ttg和Page One联手,搞了一次“夜宿皇城脚下的星空书店”的活动。夜色渐晚,书店里搭建起来三栋木头小房子,除了舒服的床垫,睡眠用品,遮光的布帘,还有浪漫的串串灯做装饰,住在里面都感觉自己变身小仙女。

Page One

既然是夜宿书店,当然来参加活动的都是爱书人。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换各自带来的喜欢的书,聊天的话题也从书聊到今年的愿望,开心事,理想生活等等。夜深人静,书店也安静了下来,小伙伴们钻进自己的专属小房子,进入了一个书香满满的梦乡。

第二天清晨,在书籍包围中醒来,抬眼一看,就是巍峨的正阳门箭楼,这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Page One书店的夜晚,绝对是爱书人的圣地,美术馆旁边的三联最近不开放夜场,那么你可以来Page One看书。

Page One

而带领大家在夜宿书店的好玩组织ttg,可不止帮小伙伴实现了这个疯狂想法,他们今年还带着小伙伴夜宿咖啡馆、夜宿植物园,各个都是超酷的注意。接下来ttg邀请小伙伴体验住在胡同里的一周生活,你能够住进的旅舍可是后海大鲨鱼的吉他手曹璞设计的哦。

小贴士

Page One地址:西城区廊坊头条13号院1号楼北京坊

2

在胡同的菜市场办个展览

朝内南小街菜市场

胡同里一个有17年历史、10年没有升级过的老菜市场,居然办起来一个展览《朝南生活美学院》!这就是朝内南小街菜市场。TO君看到门口的展位上用胡萝卜、红辣椒、生菜、玉米等等做成的花束时,就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朝内南小街菜市场

走进菜场,你可以看到地砖经过重新铺设,摊位的招幌经过了精心设计,鱼市场的墙上挂着“水泡泡”……再仔细逛逛菜场,你会发现藏在干果摊位里的微缩模型,和瓜子花生完美融合在一起,蔬菜摊上怎么藏着一个生姜和萝卜的毛绒玩具,这些小惊喜让逛菜场变得好像寻宝游戏。还有一个临时摊位,叫做小饭碗书店,无人看守,自己扫码通过微信付钱。不过,明显受到欢迎的是旁边的大白兔奶糖毛绒玩具,让人童心大起。

图片摄影:不是美术馆杨杰

走上二层,一栋写着“菜市场博物馆”的玻璃小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由“不是美术馆”团队联合诸多艺术家团队设计策展的,展览的选题特别丰富,从“移动火锅”、“秤”,到“菜市场的一天”、“火锅”、“来自云海的礼物”等,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小事,比如大转盘版的“菜市场的一天”,记录了蔬菜摊主摸黑去进货,到菜场出摊的一天,格外真实。

朝内南小街菜市场

别急,除了这些,菜场外面的墙壁上还有展览呢。史家胡同社区的老居民画的菜场的写生,还有透着浓浓生活气息的画作,都在菜场墙壁上展示,让菜场也变得充满艺术气息。

展览是短暂的,可是逛菜场却是长久的,在街坊邻居寒暄着“今儿买啥菜了”的招呼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近,而胡同来里美观干净的菜场,绝对给买菜这件小事,加了100分!

小贴士

地址: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12号楼14门朝内南小街菜市场

营业时间:周一-周日7:00-19:00

3

水畔柳树旁,开了一家杂志图书馆

春风习习读书会

就在年末,长条五巷静悄悄地开了一家温暖的木头房子——国内第一家杂志图书馆,名字也超级好听,叫“春风习习读书会”。这座小木屋临河而建,在前门外有这样一处别致的水景,让人格外出乎意料。

木屋采光极好,推门而入,迎面看到一整面墙壁的杂志架,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优选杂志,杂志的内容涵盖了生活方式、设计、美学、音乐、潮流、艺术、电影、旅行……每一本杂志都是精心挑选,绝对是杂志迷的圣殿。

春风习习读书会

这个月的16号下午,春风习习读书会格外热闹。来自《知中》的内容监制Yuki,以及独立旅行杂志《LOST》创始人Nelson,作为春风习习读书会邀请的第一期对谈嘉宾,在这所充满阳光和书香的小屋里,聊着自己做杂志的开心或艰难,但是因为热爱纸媒,所以在做杂志的每一天,都永远热情洋溢。

春风习习读书会

未来,这处杂志图书馆还会邀请更多有趣的小伙伴来举办沙龙,不只聊杂志,还可以谈文艺、音乐、电影……总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发生在这里。这完全就是孙燕姿歌里面唱到的理想生活啊。

小贴士

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地址:东城区长巷五条19号

微信公号:春风ONLINE(去探访前需要通过微信联系,一般有活动时会对开放)

4

时间在钟鼓楼一侧的小院静止

安定门老物件博物馆

鼓楼片区一直是非常好逛的区域,国际美食、古着店、小酒吧、咖啡馆云集。若是想了解一点北京民间老物件和民俗,钟楼和鼓楼中间的铃铛胡同4号,藏着一件私人的小型博物馆——安定门老物件博物馆。来这里的人都会觉得走进了时间里,博物馆的主人三哥是地道的老北京,收藏了不少有年头的宝贝,比如民国时候用来温酒的保温袋,剃头匠在街上吆喝时的用具,从衣食住行方面带你走进老北京百姓的生活。

安定门老物件博物馆

保利集团旗下的时间博物馆,在历经了一系列的“折腾”之后,终于尘埃落定,保持常年开馆了。目前开放的部分是院落的第一进,三开间的大殿颇有点明清时候皇家建筑的气象,红色和金色的色系搭配,屋檐下还有斗拱和彩画。虽然时间博物馆已经没有关于时间的展览,比如时间的测量、日晷这些展品,但是接下来会保持每个月举办一次主题展览,也都是精品。

安定门老物件博物馆

目前在展的是《清纯一色——清代御窑颜色釉瓷器展》,每件器物都透着时光留下的美。当然,最棒的体验是,站在时间博物馆的小院里,看向鼓楼,想到钟鼓楼是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而旁边就是时间博物馆,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小贴士

时间博物馆地址:鼓楼东大街298号

当前展览时间:2017/12/15-2018/1/14 周一-周五10:00-16:00

5

带着“寻龙诀”探访八大胡同

胡同还有什么新玩法?回顾今年在胡同里举办的活动,尤其是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精彩纷呈的项目,实在让人大呼过瘾。

史家胡同博物馆

今年5月份,北方工业大学RLncut研究站和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在胡同里的定向赛,叫做“AcTime穿越古城”名城知识互动跑。组织方详细调研了史家胡同、礼士胡同、演乐胡同片区,设置了不同的任务点,让参加的小伙伴里穿梭在胡同里,找雕刻精美的门墩,发现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小院,了解四合院不同大门的规制……通过城市定向的方式,让串胡同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资料图

这还不算,领域(Domain)的一群年轻人更好玩,他们把八大胡同片区的历史挖了个底儿朝天,然后把这些有故事的地点放进APP和微信小程序,把京剧文化、青楼历史、民居建筑、民俗工艺,结合真实发生的传奇历史故事设计成一条体验线路,让小伙伴带着胡同版“寻龙诀”探访八大胡同。这绝对是年度最亮眼的老北京胡同实景历史探索解谜活动之一啦。

八大胡同

接下来这个擅长运用AR技术的团队,还打造了一款超精彩的AR游戏,在史家胡同藏着功夫熊猫、熊本熊、神牛等等神兽,完成相关的AR游戏,就能解救美猴王。光是看发布视频就足够让人的好奇心点燃,期待最后的呈现!

八大胡同

当然2017年还有在白塔寺片区举办的“智塔计划”胡同解密,让参加者变身特工,通过任务卡,层层解谜,最后完成任务,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温情。

6

胡同里的小屋顶,藏着一个农场

屋顶农场

佳旎和小毛两位姑娘,以前是建筑师和建筑杂志编辑。不过,这是两个闲不住的姑娘,因为希望在城里找到一个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的地方,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联结,于是两个人找到胡同里的一个屋顶,花了几个月时间,打造出一处迷人的屋顶农场!

本部分图片由“小屋顶”提供

共享农场在北京不算一个新鲜的概念,可是大多数都位于郊区,面向亲子群体,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想去城市中的农场体验亲自耕作的乐趣,却没什么选择。于是小毛和佳旎经过筹备,和施工师傅一起,开辟了天台上的农场,原来在学校学的做模型的技术,这次全派上了用场,一个吊灯被小毛改造成可以滑动的“可移动吊灯”,还有防渗漏的地层铺设,垃圾的分解堆肥,一大堆活儿一项项处理,终于成为今天这处可爱的花园农场。

屋顶农场

小毛和佳旎觉得,屋顶农场是一个可以让大家离开惯常生活,短暂抽离的地方,这也是她俩推崇的“Live off Grid 离网生活方式”,再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有一方小天地,给自己短暂地放个假。

屋顶农场

除了农场,这两个有想法的姑娘还做了很多有趣的事儿。今天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她们打造了一个移动咖啡车,在胡同里给大家提供手冲咖啡。让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动手,参与做一杯咖啡。同时旁边还设置了柔光灯,等咖啡出品的过程里还能给自己来一张美美的照片。

不止这些, 佳旎和小毛还举办了不少分享会活动,比如,邀请了大小咖啡的团队、植入空间的团队、合社民宿的团队等等,坐下来和大家聊聊怎么把一件文艺的事情进行有效的运营,来参加的小伙伴都表示,一场分享活动结束后,简直收获了无数干货。这是开办的“小屋顶客厅”活动,每次都好评无数。

发生在这个屋顶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开业那天下起了大雨,大家只能躲在三角帆下面的一小块地面躲雨,本来以为是糟糕的体验,却变成大家最开心难忘的回忆,有朋友说:那是他在北京最真切地感受到风和雨的时刻,和自然那么接近。

如果你也想在北京的二环里享受一片自己的时空,那么,不妨来小屋顶吧。春天的时候,这里的农场等着你播种。

地址:东城区青龙胡同甲1号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6层屋顶

7

胡同博物馆、美术馆忙个不停

胡同博物馆

今年里,胡同里的文艺活动可着实不少。年末盘点时,TO君想重点说说史家胡同博物馆和白塔寺胡同美术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几乎每周末都有各种主题的讲座,关于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城市口述史各种主题,小小的院子里经常名家出入,人头攒动。不仅是讲座,2017年在史家胡同博物馆还举办了各种展览,比如最近在展出的是《发现胡同里的自发花园》,讲述了不同片区的胡同里面的植物,以及自发生成的花园风景。

图片摄影:宴山糖Yangli

至于白塔寺胡同美术馆,TO君之前在美术馆的微信中有讲到,这次盘点时再讲它,是因为这栋藏在宫门口四条的灰色盒子建筑里,马不停蹄地又开新展啦—— 《方寸之间——篆刻与文人生活》,喜欢篆刻的小伙伴值得去看。

正是这些开在胡同里的艺文空间,让老城区胡同里的生活,变得精彩和惊喜,不论何时逛胡同,总是让人充满期待。

小贴士

史家胡同博物馆: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

白塔寺胡同博物馆: 西城区宫门口四条32号

8

胡同里小院儿的无限可能性

胡同里的小院儿

盘点到最后,TO君想聊聊胡同里的小院儿,有哪些有趣的新变化。前门大栅栏片区,出现了“微杂院”,白塔寺片区则有“四分院”“共生院”……新派的建筑设计师们,让胡同里的小院既能保持传统的风貌,又保证了现代人的设施需求。还有不少小院成为了附近居民的公共空间,好像是人们的第二个客厅和聚会厅。

胡同里的小院儿

比如内务部街27号的27院,不仅上演新派评书表演,还有音乐会,手作课程,你完全不会把它和类似“社区居委会”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但是类似这样的空间,确确实实在变得越来越多,这些胡同里的小院儿,未来也会有无限可能性。

2017年的胡同系列,感谢大家的陪伴。即将到来的2018年,TO君将和大家一起,继续探索京城的胡同,让我们继续暴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