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莱芜

从“高新制造”到“高新智造”

2018-05-22 10:58:06
设置

 智慧工厂——— 人管机器,机器干活

 

在力创公司大口径流量计生产车间,一辆装有大口径流量计的小车在车间内来回穿梭,令人惊奇的是,这辆小车不需任何人操作就可自行转换行驶方向。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智能物流车,只需要提前设定好程序,运用导航技术精准定位运输路线与方位,在不需任何人工操作的情况下,机器人小车就可以将大口径流量计从一个生产线准确运送到另一个生产线,实现空间方位的高效物控。”智能物流车的出现,让以前需要4个人负责的转运工作,现在仅需要一台“小车”就能搞定。

 

“计量类产品对精度要求很高,特别是集成电路,我们每年都需要去省计量院参加大口径流量计的检测,等待时间很长。基于诸多原因,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上大口径流量计智慧工厂项目,让人管机器、机器干活,并且实现自动检测。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引进全自动数控加工中心2套、智能物流车4辆、自动焊接机器人6台,实现了选料、切割、加工、转运等环节的自动化。”力创公司一位负责人这样说道。

 

事实证明,力创的投资物有所值。今年3月,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智慧水利专家组、德国恩乐曼热量表有限公司代表先后来到公司参观考察,都对力创的智能化产品表示了赞许;4月,中国城镇供热协会评选出了2018年第一批“中国供热制造诚信品牌”,全国共评选出34家,其中热量表制造企业3家,力创榜上有名,这也是对力创智能化改造成效的充分肯定。

 

机器换人——— 解放人力,提高效率

 

工人绞断纸浆板包装上的铁丝后,白色的纸浆板进入打浆池,经过四道工序后,液态的纸浆华丽变身为原纸,不需人工搬运,原纸自己乖乖进入到成品包装生产线,切割、分装……随后,一包包纸巾、一盒盒抽纸沿着传送带被送到了24米高的智能化仓库,被统一编码。当物流车辆到达装车位置后,工人们只需拿着装车系统客户端一扫,符合本次装车需要的各类纸制品就会被自动送出仓库。从纸浆到包装好的成品,除了最初的投料和最后的运输装车,维达纸业(山东)有限公司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操作电脑控制系统。

 

谈到智能化生产,维达纸业的一位负责人说道:“智能化生产一直是维达追求的目标。我们启动了二期智能化生产线和智慧物流系统,仅仓库的人数就下降了30%,随着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幅降低,人均产值提高到了180万。在未来,我们还要打造具有智能预警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工厂。”

 

在高新区,有这样追求的企业不只维达一家。近年来,高新区一大批制造业企业逐步实施“智能升级”计划,以“机器换人”解放生产力,提高产品品质,全面推动智能制造。黑旋风锯业按照“机器换人”理念,新上6台智能机械手,年新增产能200万片,公司产值、销售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鲁能开源智能电力产业园采用智能化注塑流水线,智能机械手释放劳动力75%以上,20台注塑机仅用4人即可保证正常运转……这些“机器换人”项目,产业类别涉及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精密装备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有力推动了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实施。

 

从“高新制造”到“高新智造”

 

高新区不仅运用智能,还制造智能。今年4月21日,山东泰金精锻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自动化设备”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产品展。在这个国际顶尖工业盛会上,泰金精锻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视觉识别设备受到了德国宝马国内供应商使用并高度认可。

 

“传统的机动车伤痕检测工艺,是在一个密闭环境中,给产品涂上荧光粉,通过人眼来识别机器伤痕,但这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泰金精锻的技术人员介绍说。而这台智能视觉识别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工件的外观尺寸、伤痕状况,并通过摄像头将问题反馈到计算机处理中心,计算机对问题作出反应,完全代替了人工检测,工作效率也提升了10倍。

 

高新区的智能制造已涉及多个领域,层次也越来越高端。如山东博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和制造的高速贴片机械手SMT-L6W实现了6头全自动工作,已申请8项国家专利,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山东金田水利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手机远程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技术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市。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这一命题,我区强势推进智能制造,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和智能工厂创建,产业优势不断彰显。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为高新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智能制造推广活动,助推企业智能化发展。”谈到未来的发展,高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这样说道。(特约记者 任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