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就有宝鸡青铜器
近期以来,电视、网络上大型文博类综艺以及纪录片相继爆红,许多原本在博物馆中肃穆静立多年的文物,迅速成为全民关注的“网红”。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那些精挑细选的国宝级文物中,有一类文物反复出现,那就是青铜器。而提到青铜器,有一个地方则无可回避,那就是陕西宝鸡。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在这里,中国的“青铜时代”达到了巅峰。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原”的文明中心。所谓“周原”,最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它字面意思就是周人所居住的原野,最早为周族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迁居至此。对于周王朝而言,古公亶父完成了伟大的奠基事业,它率领族人,迁徙到岐山以南,筑城邑、建宗庙,定居下来,为日后推翻商朝奠定了基业。即《史记·周本纪》所记:“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
数据来源:陈亮《宝鸡西周青铜器概述》
在我们所熟悉的“周秦汉唐”中,只有周处于考古上的青铜时代。周前期,宝鸡所在的周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后期迁都镐京(今西安附近),这里仍是京畿重地。虽然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名气,它赶不上咸阳、西安,但这里作为周秦宗庙祭祀与墓葬选址所在地,历时长达700多年。历代王公贵族陪葬和窖藏的器物之丰,显然为他处所不及。等到咸阳、西安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中国的铁器时代已经到来。于是青铜器的辉煌,就永远沉淀在了宝鸡大地。
我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青铜鼎,就出土自宝鸡。西汉武帝时期,美阳(今宝鸡扶风县境内)出土了一件古鼎,被当祥瑞报告给了朝廷。武帝十分重视,甚至为此把年号改为“元鼎”。此后历朝历代,宝鸡不断有青铜器出土。从清初开始,由于金石学的发展,宝鸡出土青铜器见于著录的数量骤增,宝鸡成为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区域。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和散氏盘,全部出在宝鸡。宝鸡青铜器无论数量之大,还是精品之多,都居全国之首。截至目前,宝鸡累计出土至少两万余件青铜器,占了全国出土青铜器的一半以上。世界上,再没有其他任何一块土地,能有如此密集、持久的青铜器出世。